凌晨 4 时 40 分,支队全勤指挥部和各大、中队增援力量抵达现场,指挥部将救援力量分成两路开展救援,其中特勤中队、搜救犬中队、机关 37名指战员和 4 条搜救犬在艾田村救援,支队长赵璐带领盐津、大关、永善30名指战员在椒子村救援。
稳定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的基本保证。他们分别是张明学、郭嘉兴、范军、秦善斌、钟铧、杨云涛、陈斌和女队员李竺晋,由张明学任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有的从2017年3月开始驻村、有的从2018年2月开始驻村。

用仪式感唤醒使命感,强力推进脱贫攻坚。产业培植既鼓励了群众大力发展林下产业的积极性,又解决了因照顾老人和小孩上学而无法外出务工且影响家庭收入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过去人歇地荒、聚众赌博和家庭矛盾激化的问题,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为鲢鱼村高质量脱贫提供了保障。扶贫先扶智,就要从小从早从教育抓起,全面提升人口素质,打牢脱贫根基。2018年,鲢鱼村驻村扶贫工作队有7名男队员和1名女队员,平均年龄39.5岁,其中有7名党员。女儿外嫁多,留守儿童多,老人生病多,单亲家庭多,光棍老汉多……这是绥江县新滩镇鲢鱼村过去贫困状况的真实写照。
驻村扶贫工作队每年从紧张的工作经费中拿出一部分资金为小学生购买学习用具,主动与县教育体育部门沟通,将官田幼儿园列入编制体制内,提升教学质量。来到鲢鱼村后,在张明学的带领下,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安心驻村开展扶贫工作,确保全县2018年实现脱贫摘帽。同时,采取专案模式处置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线索,先后成立10余个专案组,对扫黑除恶督导组反馈问题线索、省纪委移交问题线索进行提级办理,确保惩治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精准有效。
涉黑涉恶腐败问题线索明确统一归口纪委案件监督管理部门,实行优先处置,定期不定期召集案件监督管理室、案件审理室、审查调查室对所有涉黑涉恶问题集中研判分析。采用制作标语、发放传单等形式,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和网站、微博、微信,以及参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新闻发布会等方式,宣传工作成效,向全市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宣传惩治对象、突出问题和举报方式,解读有关政策规定,在全社会有效形成旗帜鲜明、强势推进、铁腕惩治的氛围。这样的‘两面人受到处罚,真是大快人心坚持把师德建设放在首位,落实中小学教师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开展不忘初心、立德树人师德主题教育,评选师德标兵,示范带动提升广大教师职业道德和思想政治素养。
组织学生前往扎西会议会址、罗炳辉将军纪念馆、昭通博物馆、鲁甸龙头山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把红色基因融入师生血脉,育好红色传人。抓实课堂主渠道,提高思政教育质量。

推进校长工作室、班主任工作室、教师工作坊及名师工作室建设,发挥优秀教师、优秀团队引领功能,整体提升教师的思政课教育理论水平。选派骨干教师到师资薄弱学校开展思政课讲座、公开课、示范课,提升教师思政课教学实践能力。抓好教师主力军,培育思政教育榜样。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昭通市充分挖掘镇彝威革命老区红色资源,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教育强国的初心使命,发挥学校主阵地、课堂主渠道、教师主力军作用,讲好故事党课,组织中小学生瞻仰革命先烈,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厚植红色基因,传承红色精神,教育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纽扣。
(通讯员 施汝坤 李金俊)。组织师生前往烈士陵园缅怀先烈,继承革命遗志,传承红色基因。抓牢学校主阵地,营造思政教育氛围。抓住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契机,结合每所学校实际和特点,把中国共产党党史和革命老区红色故事展示在学校外墙上、走道里,潜移默化教育引导中小学生不忘历史、不忘初心。
扎实推进故事党课进学校、进课堂,编辑《故事党课》系列丛书,通过讲好革命先辈故事,用娓娓道来的方式感染学生、启迪学生、教育学生、激励学生。去年以来,昭通市已在全市2256所中小学校中开展故事党课2800余场次。

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五好小公民红旗飘飘 引我成长主题教育和愚公家乡好少年新时代好少年评选表彰活动,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情感。每周开展国旗下的讲话和学雷锋活动
全市共建成法治文化公园(广场)11 个、法治教育基地5个、普法大讲堂(新时代讲习所)6000余个。共清理市、县、乡规范性文件 1254 件,确认继续有效的608 件,失效和废止的 569 件,修改后继续有效的 77 件。落实决策规定程序,抓好规范性文件管理,制定了《昭通市关于贯彻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的实施意见》,全年市级决策咨询 118件,合法性审查 58 件。全市制作宣传标语487条、展板492块、户外大屏播放宣传信息448条、服务窗口触摸屏播放宣传信息235条。法德互补实现新融合昭通市深入贯彻落实司法综合配套改革,推动落实司法责任制,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持续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有序开展,人民群众获得感、满意度和社会认可度持续提升。组织百场演出进百乡78场(次),26.04 万人(次)。
组织宪法巡回宣讲73场(次),8520人参加。把昭阳区望海楼公园打造成市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暨法治文化主题公园。
组织开展了宪法学习宣传实施情况专项督查。深入开展了法律六进+活 动,开展法治教育活动302场(次),受教育人数达10万余人。
全市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宣传187场(次),10653人参加。市委书记、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主任杨亚林在昭阳区龙泉司法所调研基层人民调解工作。
整合昭通市法学会资源到威信、鲁甸两县开展法治基层行活动。播放公益广告2167条、动漫21条,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进一步形成。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修订完善业务手册和办事指南,推 进双随机抽查机制落实,巩固减证便民专项行动成果。昭通市全面强化法治基层基础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立体交通建设、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相结合,推动法治基层建设,成立了昭通市律师行业党委,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
强化行政复议应诉,切实化解矛盾纠纷,共收到行政复议申请45 件,其中立案受理 35 件,告知 8 件,不予受理 2 件,审结 32 件,立案受理数上升 94.44%。法治监督取得新进展昭通市制定出台了《昭通市城市管理条例》,组织开展《昭通市城市河道管理条例》调研工作。
依法执政能力不断提升去年以来,昭通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高位推动法治昭通建设。成立了立法咨询专家库,聘任 23 名同志为昭通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专家。
法治教育培训和法治用人导向进一步强化,2018年,依法执政类干部参加培训达380余人,在线学法县处级干部达1328人。公益普法队伍开展了法治基层行送法进机关送法进校园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昭通市依法治市办公室加强统筹协调,充分履职,组织开展了十大法治典型十佳政法干警评选推荐和法治昭通行基层采风活动。千场演出进千村652场(次),67.08万人(次)。万场演出进万组5697场(次),217.72万人(次)。(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彭念敏/文 钱江/图)。
法治教育显现新成效为切实提高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昭通市印发了《昭通市深入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实施方案》《昭通市关于建立媒体公益普法制度的实施意见》《昭通市进一步加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七五普法律师公益普法进校园宣讲活动的通知》等文件,明确了市纪委监委等48家普法成员单位的普法清单。昭通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严格落实党委(党组)中心组学法、干部培训学法等制度,开展宪法专题学习、党章党规学习辅导、法治讲座
核验过程中,税务机关将对纳税人的个人隐私信息严格保密。近期,国家税务总局昭通市税务局正在开展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核验工作。
开展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核验工作,是税务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有关规定,帮助纳税人了解税收政策、准确填报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实实在在享受改革优惠红利的重要服务举措。昭通市税务局已发布了信息核验公告,将分批随机选取部分纳税人,对纳税人已填报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进行核验比对,发现疑似存在错漏情况的,将通过手机短信或个人所得税APP消息通知纳税人。